本标准物质适用于炉渣类材料的产品质量检验、测量仪器的校准、测量方法的评价和给材料赋值。
一、制备方法
炉渣成分设计→原料选取→干燥→鄂式破碎机粗破碎→对辊破碎机细破碎→球磨机研磨→筛分<80μm(180目)→机械混匀→密封保存→均匀性初检→真空包装→均匀性复检→数理统计→定值
二、认定值及不确定度 (%)
国家编号
|
样品编号
|
名称
|
元素
|
|
SiO2
|
CaO
|
TCa
|
MgO
|
Al2O3
|
TFe
|
GBW(E)
010549
|
ZBK404
|
高炉渣
|
认定值
|
1.13
|
31.54
|
38.01
|
|
10.86
|
16.19
|
0.317
|
不确定度 |
0.04 |
0.15 |
0.15 |
|
0.10 |
0.11 |
0.006 |
GBW(E)
010550
|
ZBK405
|
电炉渣
|
认定值
|
0.418
|
15.37
|
|
24.94
|
8.14
|
11.26
|
8.50
|
0.007 |
0.09 |
0.10 |
|
0.10 |
0.04 |
0.10 |
0.06 |
GBNV(E)
010551
|
ZBK406
|
转炉渣
|
认定值
|
0.099
|
15.42
|
|
30.49
|
5.74
|
1.77
|
18.40
|
不确定度
|
0.004
|
0.10
|
|
0.12
|
0.07
|
0.05
|
0.09
|
国家编号
|
样品编号
|
名称
|
元素
|
K2O
|
Na2O
|
MnO
|
P2O5
|
TiO2
|
FeO
|
|
GBW(E)
010549
|
ZBK404
|
高炉渣
|
认定值
|
0.535
|
0.369
|
0.470
|
0.014
|
1.39
|
0.44
|
|
不确定度
|
0.008
|
0.006
|
0.006
|
0.002
|
0.04
|
0.02
|
|
GBW(E)
010550
|
ZBK405
|
电炉渣
|
认定值
|
0.082
|
0.139
|
0.882
|
0.222
|
1.25
|
5.74
|
4.14
|
不确定度
|
0.004
|
0.009
|
0.006
|
0.005
|
0.04
|
0.07
|
0.07
|
GBW(E)
010551
|
ZBK406
|
转炉渣
|
认定值
|
0.080
|
0.043
|
2.63
|
1.82
|
0.744
|
13.91
|
0.34
|
不确定度
|
0.004
|
0.004
|
0.05
|
0.05
|
0.006
|
0.11
|
0.02
|
三、分析方法
高炉渣定值采用的分析方法
元索
|
方法
|
S |
CSM 08009701-2005炉渣-碳、硫含最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CSM 08001601-2005炉渣-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碘量法:CSM 08011601-2005高炉渣-硫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SiO2
|
CSM08011401-2005高炉渣-二氧化硅含星的测定-高氣酸脱水重量法:《冶金材料分析技术与应用》炉渣、保护渣分析方法 三、氟硅酸钾沉淀碱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
|
CaO
|
《冶金材料分析技术与应用》炉渣、保护渣分析方法 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一碳酸钠-硼酸熔融EDTA滴定法:CSM08019101-2005高炉渣-氧化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CSM 08019401-2005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MgO
|
《冶金材料分析技术与应用》 炉渣、保护渣分析方法 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一碳酸钠-硼酸熔融 EDTA滴定法;CSM08019101-2005高炉渣-氧化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CSM08019101-2005高炉渣-氧化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CSM08011203-2005高炉渣-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19401-2005 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元素
|
方法
|
Al2O3
|
CSM08011301-2005高炉渣-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强碱分离EDTA滴定法;CSM08011303-2005高炉渣-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络合氟盐取代铜盐滴定法;CSM08019401-2005 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TFe
|
CSM08012601-2005高炉渣-全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直接滴定法;CSM08012604-2005 高炉渣-全铁含量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光度法;《冶金材料分析技术与应用》 炉渣、保护渣分析方法十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钠、锂、锑、锰、铁等元素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19401-2005 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K2O
Na2O
|
CSM 08019201-2005 高炉渣_氧化钠、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19402-2005高炉渣-氧化钠、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渣-氧化钠、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MnO
|
CSM08012505-2005 高炉渣-氧化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CSM08012506-2005 高炉渣-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19401-2005 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P2O5
|
CSM08011502-2005高炉渣-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光度法;CSM08019401-2005 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TiO2
|
CSM08012202-2005 高炉渣一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CSM08019401-2005高炉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等氢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FeO
|
CSM08012605-2005高炉-氧化亚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
电炉渣、转炉渣定值采用的分析方法
元素
|
方法
|
S |
CSM08009701-2005炉渣-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CSM08001601-2005炉渣-硫含量的测定-燃烧碘量法;CSM08021601-2005钢渣-硫含量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Si〇2
|
CSM08021402-2005钢渣-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高氯酸脱水重量法;《冶金材料分析技术与应用》炉渣、保护渣分析方法 三、氟硅酸钾沉淀碱滴定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氟硅酸钾沉淀碱滴定法
|
TCa
|
CSM08022005-2005钢渣-总钙含量的测定-氨水分离EDTA滴定法:CSM08029401-2005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MgO
|
CSM08021203-2005钢渣-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29101-2005钢渣-氧化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沉淀分离EDTA滴定法:CSM08029401-2005 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AI2O3
|
CSM08021301-2005钢渣-氧化铝含量的测定-强碱分离EDTA滴定法;CSM08021303-2005钢渣-氧化铝含量的测定-EDTA络合氟盐取代铜盐滴定法;CSM08029401-2005 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TFe
|
CSM 08022603-2005钢渣-全铁含量的测定-氨水分离重铬酸钾滴定法;CSM08022604-2005钢渣-全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CSM08029401-2005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氢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元素
|
方法
|
K₂O
Na2O
|
CSM08029201-2005钢渣-氧化钠、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29402-2005 钢渣-氧化钠、氧化钾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MnO
|
CSM08022503-2005钢渣-氧化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钾氧化光度法;CSM08022505-2005钢渣-氧化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CSM08029401-2005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P2O5
|
CSM08021501-2005钢渣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蓝光度法:CSM08029401-2005 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TiO2
|
CSM08022202-2005 钢渣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CSM 08029401-2005 钢渣铁、铝、镁、钙、锰、铬、钒、钛、磷、钡、锶等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FeO
|
CSM08022606-2005钢渣-氧化亚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
F |
CSM08020901-2005钢渣-氟含量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
|
注:表中非标准方法均经过了方法确认。参考《中国金属学会推荐技术和方法-冶金分析从书》中的卷七《钢铁及合金分析》中相应的CSM系列标准。
四、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考察
将包装好的样品,随机抽取20瓶,所得数据采用方差(F)检验法,检验结果:F<Fα(0.05),样品均匀性良好。检验方法:硫-红外线吸收法;二氧化硅、全钙、氧化钙、氧化亚铁-滴定法;全铁、三氧化二铝-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锰、五氧化二磷、氧化钠、氧化钾-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氟-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最小称样量:硫0.05g其它成分01g。经考察,本标准物质稳定性良好,有效期为10年。 研制单位继续跟踪考察,确保标 准物质的稳定性。
五、溯源性
采用多家实验室协作定值,定值单位大部分为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单位或有多年研制标准物质经验的单位。所使用仪器均通过计量检定,所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均为纯度经过确认的基准物质或国家已批准发布的标准溶液。采用不同原理的测试方法,如S采用重量法、红外吸收法、滴定法测定, SiO2采用重量法和滴定法测定,Al2O3采用滴定法和ICP-AES法测定。而且进行测试时均带国家已批准发布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六、包装、使用和储存
瓶装,净重100g,铝膜封口。使用前应在烘箱中于105℃干燥2h,取出置于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后使用。用后立即将瓶盖拧紧,存放于干燥器内防止吸潮氧化。
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以产品附带证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