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 |
1.0mol/L硝酸 |
形态 |
液体 |
有效期 |
24个月 |
存储条件 |
标准溶液应放置在2℃~30℃室温下,避光阴暗处保存。
|
用途 |
本标准溶液广泛适用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离子色谱法(IC)、分光光度法(COL)分析测试使用。可以在科学研究、实时检测、量值检测、质量控制、实验室认可、产品质量认证、数据比对、制定和评价检测方法、校准仪器、考核操作人员等相关工作中使用。 |
包装 |
聚乙烯瓶
|
别名 |
白银
|
理化性质 |
银为过渡金属的一种,化学符号Ag。银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银在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银矿石中。银的理化性质均较为稳定,导热、导电性能很好,质软,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有许多重要用途。银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原子结构是面心立方结构
熔点
961.93℃
沸点
2212℃
相对密度(水=1)
10.49
汽化热
250.58 kJ/mol
熔化热
11.3 kJ/mol
蒸气压
0.34 帕(1234K)
声速
2600 m/s(293.15K)
反射率
99%
电阻率
1.586×10?? Ω·m(20℃)
电负性
1.93(鲍林标度)
比热容
232 J/(kg·K)
电导率
63×10?/(米欧姆)
热导率
429 W/(m·K)
银溶于硝酸,生成硝酸银。
银不易与硫酸反应,因此硫酸在珠宝制造中,能用于清洗银焊及退火后留下的氧化铜火痕。银易与硫以及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这在失去光泽的银币或其他物品上很常见。银在高温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银(常温也可反应,但速度很慢)。在溴化钾(KBr)的存在下,金属银可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侵蚀;这些化合物在摄影中用于漂白可见影像,将其转化为卤化银,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钠去除,又可以重新显影以加强原始的影像。 |